精拉管业有限公司
精拉管业有限公司位于汇通国际金属物流园A121,公司注册资金500万元,主营 山东德州精拉无缝钢管。公司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质量低成本的 山东德州精拉无缝钢管产品为目标。公司秉承诚信经营,以质量求信誉、以信誉求发展的原则来满足客户的各种需求,也竭诚欢迎广大新老客户来电、来人洽谈业务和指导工作!
工艺:冷拔管中的Cr、Mo、V等强烈的碳化物形成元素有使接头过热区产生再热裂纹的倾向。坡口机加工后(焊接前)MT检查,无裂纹、无缺陷,焊前坡口及周围表面清理(油污、除锈等)至见金属光泽;坡口装配避免强制组对。
焊接前整体或局部预热,焊缝两边各150mm范围内保证预热温度250~300度;层间温度应在预热温度控制范围内。
GTAW(纯Ar气体保护):建议采用TIG-R31(含V)焊丝,直径2.5mm,电流100~140A。如果有一定壁厚,管径不是很小的话,建议采取GTAW+SMAW。SMAW:焊条采用R337,规格可以按实际情况来定。焊接完成后清理飞溅,加热至350~450℃,保温并缓冷的后热措施。12Cr1MoV 采用相应成分的耐热钢焊条,如R310、R312、R317、R316Fe,焊前预热250~350℃,焊后回火处理710~750℃。焊补缺陷或焊后不能进行热处理时,也可采用奥氏体钢焊条,如A302、A307。这时,由于焊缝与母材膨胀系数不同,同时在长期高温工作时还可发生碳的扩散迁移现象,而易于导致在融合区发生破坏。
检查的方法可以用肥皂水抹在退火炉各个接头缝隙处,看是否跑气;其中容易跑气的地方是退火炉进管子的地方和出管子的地方,这个地方的密封圈特别容易磨损,要经常检查经常换。提出了冷弯成型前对无锡冷拔管进行预处理的工艺方案;研究分析了正火温度、保温时间和冷却方式对原料管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确定了无锡冷拔管的常规正火工艺:加热温度(890±10)℃,保温6min后散置空冷。常规正火工艺可完全无锡冷拔管的魏氏组织,使其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的匹配更加合理,屈强比σS/bσ≤0.78,延伸率5δ≥30%,冷成型性能大幅度提高并避免出现冷弯开裂现象。膨胀系数可以用体积或者是长度表示,通常是用长度表示。密度物质的密度是该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单位是kg/m3或1b/in3。残余拉应力主要来自设备在焊接过程中产生的残余拉应力。当前,工程上广泛采用焊接冷却后进行退火处理残余应力,而焊后冷却是残余应力产生的重要过程,这种做法既浪费了能源又容易产生较大的焊接残余应力。焊接后热处理是一种新的残余应力技术。焊前将无锡冷拔管预热至后热处理温度并在焊接过程中对焊件持续加热保持这一温度,焊接完成后使用保温棉对其进行保温使其缓慢冷却。淬火能增加钢管的强度和硬度,但要减少其塑性。淬火中常用的淬火剂有水、油、碱水和盐类溶液等。无锡冷拔管的回火将已经淬火的无锡冷拔管重新加热到一定温度,再用一定方法冷却称为回火。其目的是淬火产生的内应力,降低硬度和脆性,以取得预期的力学性能。回火分高温回火、中温回火和低温回火三类。回火多与淬火、正火配合使用。调质处理淬火后高温回火的热处理方法称为调质处理。
冷拔管 硬度检测主要有两类试验方法。一类是静态试验方法,这类方法试验力的施加是缓慢而无冲击的。硬度的测定主要决定于压痕的深度、压痕投影面积或压痕凹印面积的大小。静态试验方法包括布氏、洛氏、维氏、努氏、韦氏、巴氏等。其中布、洛、维三种试验方法是应用广的,它们是金属 硬度检测的主要试验方法。这里的洛氏硬度试验又是应用多的,它被广泛用于产品的检验,据统计,目前应用中的硬度计70%是洛氏硬度计。另一类试验方法是动态试验法,这类方法试验力的施加是动态的和冲击性的。这里包括肖氏和里氏硬度试验法。动态试验法主要用于大型的,不可移动工件的硬度检测。
生产高精度冷拔管──液压缸体与传统的切削工艺比较,具有以下特点:生产效率高:用传统的方法生产一根内径420毫米,12米长的缸筒需154小时,用冷拔方法生产只需4分钟。率高:由于镗孔的滚压头兼起导向作用,在切削过程中,毛坯管由于自重产生挠度,致使滚压头和镗刀走偏,造成废品。率只能达到60%左右,而用冷拔方法生产,率可达95%以上。金属利用率高:用传统的镗孔方法制造缸体,金属利用率只有50-70%。用拉拔方法生产时,金属不但不被切削成铁末,反而可以得到30%的延伸,金属利用率可达95%。能改善成品管金属的机械性能:用拉拔方法生产,使毛坯得到30%以上的塑性变形,由于加工硬化而使成品管金属的强度限大为提高。一般在成品管内层强度限提高达60%。高精度冷拔管是用无缝热轧钢管、直缝焊管为坯料,经过化学处理后在专用冷拔机上,通过特种变形原理设计的模具进行拉拔,生产出高精度管。其尺寸精度达H10~H8,直线度达0.35~0.5mm/m,表面粗糙度达Ra1.6-0.4。